WebSphere Extended Deployment 提供性能監視和管理子系統。這個子系統會持續地監視伺服器作業,以偵測與軟體故障有關的功能退化。 性能管理子系統包括兩個主要元素:性能原則及性能控制器。 您可以在主控台中存取性能原則,方法為選取作業原則 > 性能原則。您可以在管理主控台中存取性能控制器,方法為選取作業原則 > 自主管理程式 > 性能控制器。
性能原則是由使用者建立且定義的原則。性能原則定義一組被 WebSphere Extended Deployment 解譯為伺服器功能退化的條件。 有四種不同種類的性能原則條件。這些原則條件與記憶體用量過多(可能是指記憶體洩漏)、 回應時間過長(可能是指伺服器當機)、伺服器執行的工作量,以及伺服器存在期間有關。性能原則目標可以是單一伺服器、叢集中的所有伺服器,或 Cell 中的所有伺服器。 此外,多個性能原則可以同時監視一個伺服器。由於配有一組要尋找的條件,所以 WebSphere Extended Deployment 將持續監視動態叢集、應用程式伺服器及叢集,直到偵測到問題並採取動作為止。
性能控制器設定是根據預設值建立的廣域參數。 使用者可以依需要變更這些廣域參數。性能控制器會運用這些原則來確定某些條件。 例如,您可以在系統上仍有許多已定義的性能原則時,使用性能控制器來停用或啟用性能管理。 您也可以將限制套用至重新啟動頻率,或徹底地禁止在某些期間重新啟動。
性能管理子系統會持續地監視伺服器的狀態及伺服器所執行的工作。 這個資料會與性能原則中定義的條件做比較。當收集的資料符合或超出性能原則中定義的條件時,伺服器的性能即被視為已受損。
當 WebSphere Extended Deployment 處於自動或受監督作業模式時,性能管理子系統即可運作。 在自動模式中執行時,性能管理系統將在偵測到性能原則違規時重新啟動伺服器。 在受監督模式中,性能管理系統將建立一個提出伺服器重新啟動的執行時期作業。 系統管理者可以核准或拒絕所提出的重新啟動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