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成果: 專案儲存庫
這個工作成果儲存專案檔案和目錄的所有版本。也儲存檔案和目錄相關的所有衍生資料及 Meta 資料。
目的

專案儲存庫保存由專案 CM 工具來管理的所有檔案和目錄。專案儲存庫是一項公用資源,必須可供專案團隊的大多數「用戶端」來存取。

視專案規模而定,可能會有多個專案儲存庫,每一個專案儲存庫可能包含數以萬計的檔案和目錄。在任何特定的專案儲存庫中,檔案數取決於執行儲存庫伺服器的機器大小,以及預計會同時存取資料的使用者人數。儲存庫伺服器負責處理在專案儲存庫上的讀取/寫入流量。

關係
角色負責: 修改者:
輸入至強制: 選用:
外部:
內容
選用
規劃Yes
調整
表示法選項UML 表示法:(選用性)這個工作成果可以表示為套件,以 <<project repository>> 為模板。

這個工作成果的調整應該記錄在工作成果:配置管理計劃

專案儲存庫可以視為所有資產的失誤中心點,因此,必須可靠、容錯、依模式資料而調整且效能高,以免阻礙產品開發。 專案儲存庫的主要硬體考量(依優先順序排列)如下:

  • 記憶體需求:記憶體是提高 CM 工具效能最划算的方式之一。 伺服器機器中需要多少主記憶體,基本原則是將專案儲存庫使用的全部資料庫空間加總,再除以 2。 例如,1MB 的主記憶體應該足夠 2MB 的資料庫空間進行快取和寫入背景資料。 假設專案儲存庫中隨時都有一半的資料會被存取。 伺服器機器至少要有 256MB。在用戶端,每一位開發人員的機器至少要有 128MB 的主記憶體。
  • 磁碟輸入/輸出需求:在 CM 環境中,排名第二的效能瓶頸是資料寫入磁碟的速度。 讀取/寫入密集操作包括移入、移出及建立基準線。每一個磁碟最好有專用的控制器和通道。
  • 網路頻寬:因為 CM 工具通常是分散式應用程式,需要有足夠的網路容量和可靠性,才能有很好的效能。 建議將存放專案儲存庫和視圖的機器放在相同的子網路上。 如果區域網路 (LAN) 太飽和,發生逾時和回應性不足的現象,則應該增加網路容量或為 CM 工具機器增加子網路。 
  • 專案儲存庫磁碟空間:視專案大小而定,可能會有多個專案儲存庫,且每一個專案儲存庫可能包含成千上萬個檔案和目錄。 在任何特定的專案儲存庫中,檔案數取決於執行儲存庫伺服器的機器大小,以及預計會同時存取資料的使用者人數。密集讀寫的程式碼開發專案儲存庫可存放的元素,少於使用者資料流量較低的臨時儲存庫。 若要讓一個軟體開發專案儲存庫存放大約 3000 至 5000 個元素,最好的作法是允許磁碟空間擴大,且每一個專案儲存庫配置 2 GB 的儲存體來保持 50% 的可用空間。

專案儲存庫應該放在專用伺服器上。這表示專案儲存庫伺服器不應該用於:

  • 編譯、建置或測試
  • 執行其他協力廠商工具
  • 郵件伺服器
  • Web 伺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