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覽
在此工具輔助中,會針對要在現行反覆作業內設計的使用案例,執行下列步驟:
其他的工具資訊
重要的架構設計元素可以記載在個別的「邏輯觀點」中,這個視圖是在指定設計元素時維護。 通常建議使用 <<perspective>> 套件。 如需本主題的相關資訊,請參閱 RSx 的模型結構準則。
您應該視需要,擷取事件的性質(在 UML 2.0 中稱為觸發), 來識別用於處理事件的設計元素。這項資訊可以透過非正式的方式取得,例如在另外一份文件中,而不納入模型中。
非同步的通訊事件可以建立成信號模型,來呈現事件所傳遞的資料, 或呈現信號之間的關係,例如一般化關係。下列子步驟說明如何建立信號模型:
-
依所需建立類別圖。請參閱
新增類別圖至模型元素。
-
加入信號。請參閱
建立及修改類別圖。
-
將簡要說明加入每一個設計元素中。請參閱
記載模型元素。
-
加入信號之間適用的一般化關係。
如需關於類別圖的詳細資訊,請參閱 使用類別圖建立靜態結構模型。
設計元素通常是以下列三種方式建立:
這些方式會在以下的章節中解釋。
延伸型樣
型樣是一種特殊的轉換類型,「最適合互動、分段詳細闡述,主要用在單一 Meta 模型和相同的抽象層次內,通常在相同的模型內」。 如需詳細資訊,請參閱分析機制。
請參閱線上說明的 編寫型樣和 套用型樣。
建模
這個工具支援以模型導向方法來開發軟體(請參閱模型導向開發和模型導向架構及分析機制),
您將需要建構出最後含有設計模型的一組模型,並產生實作樠件,例如 3GL 程式碼、描述子等。 這些構件都是從「轉換」設計模型衍生出來的。 在某些情況下,產生程式碼的「轉換」作業會以分析類別作為其輸入,
不過絕大部分的情況都是使用設計元素。如需詳細資訊,請參閱: 套用轉換。
在傳統的開發方法中,則是在「設計模型」中建立一些類別圖,來擷取設計元素。 如果您打算要保存分析類別,則可以使用分析類別的「追蹤」相依關係,來建立可追蹤性。
-
依所需建立類別圖。請參閱
新增類別圖至模型元素。
-
加入子系統和類別。請參閱
建立及修改類別圖。
-
將簡要說明加入每一個設計元素中。請參閱
記載模型元素。
-
(選用)利用從設計元素到其所依據之分析類別的「追蹤」相依關係,來加入分析類別的可追蹤性。請參閱
UML 建模中的抽象關係。
-
將設計元素組織成子系統和套件。請參閱 RSx 的模型結構準則白皮書。
如需有關類別圖的詳細資訊,請參閱 使用類別圖建立靜態結構模型。
撰寫程式及反推工程
附註:RSM 不支援本節所提的一些工具功能。
另一個不同的方法是「先產生程式碼」方法:這裡的程式碼是主要的驅動力, 原因是程式碼已經存在(例如在不是初期開發週期中), 或是開發小組因為需要處理一些特定的專案風險,而撰寫一個原型來驗證複雜的概念。
身為「架構探索與回復」的一部分支援(請參閱架構探索、分析及控制準則), 此工具的程式碼視覺化功能可以自動填入主題圖,例如套件結構、類別內容、繼承樹及協同作業。
這項作業的目標不只是要瞭解現有的程式碼,同時還要透過轉換來擷取應用程式的模型, 應用程式的模型可以和其他特定的模型一起,來產生新的應用程式版本。
在從現有程式碼產生或編製好 UML 圖型後,就可以利用這些選項,將程式碼描述作為設計模型的一部分:
-
將程式碼元素的 UML 描述納入設計模型中,作為真正的語意模型元素。如此會在設計模型中 建立一個和取得之程式碼項目沒有連線的新 UML 元素。不過,這個新 UML 元素所具備的內容
(例如實例屬性和作業)仍會反映所取得之程式碼項目的內容。由於此元素是真正的 UML 語意元素, 因此可以從此元素產生新的程式碼(換句話說,此元素在設計模型內的狀態, 是和先前說明的從新開始建模程序所定義的任何設計元素一樣)。
-
將對程式碼元素的視覺化參照,插入位於設計模型內的某個圖型中。此參照本身在設計模型中並沒有語意方面的意義, 並且也不會從此參照產生新的程式碼。這項參照故名思義,只是對實際的程式碼元素的參照而已。不過,
您仍可在設計模型中繪製程式碼參照與語意設計元素之間的關係。這些關係在設計模型中確實具有語意值, 並且也會影響產生程式碼。
如需詳細資訊,請參閱線上說明的 使用類別圖來塑造靜態結構。
下列步驟適用於較粗略的子系統:
-
針對每一個子系統,分別識別一組候選的介面。如果您先前已經有建立分析類別, 並且已完成分析層次的使用案例實現,現在就可以決定如何將這些作業集結在一起,
並顯現成特定元件或服務的介面。可以將介面加入現有的元件圖中,也可以視需要,建立新的元件圖。 請參閱
新增介面至建模圖。
-
新增介面相依關係。
-
加入自子系統至介面的實現關係,將子系統對映至介面。
-
記錄介面,包括必要的行為。請參閱
記載模型元素。
-
將作業加入介面中。請參閱
新增作業至圖型中的分類器。
-
新增每項作業的說明。請參閱
記載模型元素。
-
新增每項作業的參數。請參閱
新增作業至圖型中的分類器。
-
將介面組織成套件。
在 UML 2.0 版中,子系統是指大型的元件,並且可以作為具有連接埠及/或介面的結構化類別呈現。 請參閱線上說明中有關 UML 2.0 版的主題。
不支援封裝體和通訊協定建模。
指導教學:
-
套用型樣
範例:
-
型樣 - 簡單 UML 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