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估的結果要做評定,以判斷是否可以達成對架構重要的需求,並檢查那些需求的有效性。在開發作業的階段中,需求仍然會演變,並且關係人並不一定能完全瞭解;例如,在評估「證明概念架構」後,發現需求具有極高風險,而出現可以變更需求的轉機。在評量結果時,應該仔細探查所有這些情況,這和稍後的詳述與建構相反,因為那時不能再隨意變更或重新演繹需求。做評量之後,所有關係人都對範圍和可行性具有更充分的瞭解,因此可以視需要變更對所準備的「商業案例」、「願景」及「風險清單」提案。
除了上述顧慮外,回答下列問題也會有幫助:
-
原型堆疊和其原始目標及預期排程的比較情況?
-
原型的設計和架構基準線的比較情況?
-
我們對專案風險(不論原型是否有直接提到)有何新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