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 分析問題
本活動在要解決的問題上達成共識,並提出高階的解決方案。
說明工作分解結構團隊配置工作成果用法
目的
本活動的用途是對於要解決的問題達成共識。問題分析包含指出關係人、定義界限及指出系統受到的限制。
關係
母項活動
說明

任何問題分析的第一步是確定所有關係人同意系統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或要實現的機會是什麼。為了避免誤解,必須一致同意整個專案所採用的共通專有名詞。  從生命週期一開始,您應該儘早在整個專案期間會持續維護的名詞解釋中定義專案術語(請參閱擷取共通詞彙)。

為了徹底瞭解所需解決的問題,在專案的概念願景中一定要知道誰是關係人。這些主要的關係人應該收集要考量的特性,可能在需求研討會中收集。然後,可以在這些特性上指定屬性,例如理由、相對價值或優先性、要求來源等,以利於開始管理相依關係和工作計畫。

擷取從問題分析得到的資訊時,主要的構件是願景,指出使用者或客戶對於要建置的系統所抱持的高階觀點(請參閱開發願景)。在願景中,初步的高階需求指出希望適當的解決方案可提供的主要特性。這些通常表達為系統可能具備的一組高階特性,以解決最重大的問題。  

為了決定專案的初始範圍,必須對系統界限達成共識。系統分析師會指出對於要開發的系統會進行互動的使用者和系統。系統的使用者可以在使用案例模型中以參與者來表示(請參閱尋找參與者與使用案例)。

需求管理計畫可以指引您應該開發的需求構件、專案應該管理的需求類型、應該收集的需求屬性,以及用來管理產品需求的需求可追蹤性方法。必須在一開始就著手開發這份計畫(請參閱開發需求管理計畫)。

內容
事件驅動
多次出現的項目
持續進行中
選用
規劃
可重複的
人員配置

參與分析問題的專案成員應該是優秀的話題引導者,且有經驗利用技巧來發掘問題的真相。當然,最好(但非必要)熟悉指定的技術。各關係人積極參與專案是必要的。

用法
用法指引

這項活動主要是在專案的早期反覆中進行,此時需要了解正在解決的問題。 在「初始」階段和早期的「詳述」階段,應該要多次回顧這項活動。 

此外,在專案的整個生命週期,在專案中管理必然的變更時,必要時也應該回顧,以確保持續解決正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