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 設計資料庫
本活動找出要持續在資料庫中的設計類別,並設計相對應的資料庫結構。
延伸: 設計資料庫
說明工作分解結構團隊配置工作成果用法
關係
說明

本活動包括:

  • 在設計中找出持續性類別
  • 設計適當的資料庫結構來儲存持續性類別
  • 定義機制和策略,以滿足系統效能準則的方式來儲存和擷取持續性資料

資料庫和持續性資料的儲存與擷取機制,是應用程式的元素和子系統進行整體實作和測試的一部分。

內容
事件驅動
多次出現的項目
持續進行中
選用
規劃
可重複的
人員配置

負責持續性類別的「設計師」必須瞭解持續性的概念和持續性機制的特性。主要職責是確定找出持續性類別,且這些類別以適當的方式使用持續性機制。「資料庫設計師」必須瞭解設計模型中的持續性類別,因此必須具有物件導向設計和實作技術的情境經驗。「資料庫設計師」也必須具備資料庫並行性和分送議題的深厚背景。

用法
用法指引

詳述階段,這個活動的重點是確定持續性策略可靈活調整,且資料庫設計和持續性機制足以支援系統的產量需求。 在作業:類別設計中指出的持續類別會對映至持續性機制,且資料密集使用案例需經過分析,以確定機制可靈活調整。 最後會評定和驗證持續性機制和資料庫設計。

主要考量

持續性必須視為整個設計工作的一個環節,設計師和資料庫設計師必須密切合作。資料庫設計師通常是「流動性」資源,供多個團隊當做顧問資源來解決持續性問題。資料庫設計師通常也負責持續性機制;如果持續性機制是自行研發而非購買現成品,則通常會有一群人負責開發。大型專案通常需要一小群的資料庫設計師,這些人彼此之間與設計團隊之間必須合作,以確保在整個專案上一致地實作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