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觀
Rational ClearCase 會使用與虛擬檔案系統合併的視圖模型,其可讓您指定要使用之檔案版本的列表。接著 Rational Rose RealTime 會在現行視圖中看到這些檔案,如同其儲存在一般(非
ClearCase)檔案系統中一樣。Rose RealTime 會指定組成模型的該組檔案,ClearCase 會提供由視圖的配置規格所決定的這些檔案版本。
如需搭配 使用 ClearCase 和 Rose RealTime
的詳細資訊,請參閱團隊開發指引,Rational Rose RealTime 文件。
在使用 ClearCase 之前,您需要設定您的工作站以及其中會使用 ClearCase 的任何工作站。
先決條件:設定 ClearCase
一般建議
如果您是 Microsoft Windows NT 使用者,請勿透過 MVFS 裝載點或 M: 磁碟機存取視圖。反之,請透過明確的磁碟機裝載來使用視圖,如:X:、Y: 或 Z:。如此可改善閃爍的狀況,並消除視圖名稱的相依性。
UCM 整合
如果您是在 UCM VOB 中作業,「UCM 整合」可讓您從工具集內指派修訂的活動。 此外,您可以從 Rose RealTime 內重設基線、交付及啟動「專案瀏覽器」。
Snapshot 視圖
利用 ClearCase,您可以從 Rose RealTime 內起始 Snapshot 視圖更新。Snapshot 視圖含有程式檔的目錄樹。
如果下列任一條件成立,您即會使用 Snapshot 視圖:
-
您的電腦不支援動態視圖。
-
您要將建置效能最佳化,以達到原始的建置速度。
-
當您從掌管 VOB 的網路離線,或是間歇地連接網路時,要在 ClearCase 控制下使用程式檔。
-
您要從非 ClearCase 主機的電腦存取視圖。
-
您的專案未使用 ClearCase 建置審核與建置迴避。
Rational ClearCase 工作站設定
會存取 VOB 或視圖的所有工作站,都必須設定成使用 ClearCase。如果是 Windows NT/2000,這包括用於開發的所有工作站。如果是 UNIX,這包括作為視圖伺服器的所有機器。
此外,用來作為 Rose RealTime 使用之 ClearCase 視圖的視圖伺服器的所有機器,都必須設定 ClearCase。如果您使用 ClearCase MultiSite,您需要在抄寫 VOB(其含有 Rose
元素)的所有位置上執行這項作業。您可以在指令視窗輸入下列指令,來判斷哪些機器是視圖伺服器:
cleartool lsview
每一輸出行的第二個項目會指出其中執行視圖伺服器的機器名稱。比方說,如果您在 lsview 指令的輸出中看到下面這一行:
myview mymachinevwsmyview.vws
則 "mymachine" 是 myview 的視圖伺服器所在的機器名稱。
如果需要進一步詳細資訊,請洽詢 ClearCase
管理者,或參閱團隊開發指引,Rational Rose RealTime 中有關來源控制工具的資訊。
起始設定
如果您要在 VOB 中已處於來源控制下的模型中運作,則適用下列步驟。如果需要其他資訊,請參閱團隊開發指引,Rational Rose RealTime 中有關來源控制管理的資訊。
-
建立整合器視圖,使得配置規格顯示如下:
element * CHECKEDOUT
element * /main/LATEST
-
建立專案標籤來定義各種不同的列表。重要標籤的範例如下:
-
TC_BASELINE_0 - 代表專案的起始狀態
-
TC_BUILDFILES - 指出哪些元素版本應內含在下一個自動化建置中
-
TC_LATEST_STABLE - 識別整合分支中最新的穩定列表
-
建立起始列表,並套用標籤至 VOB。起始列表的範例如下:
[x:dev]cleartool mklabel -recurse TC_BASELINE_0 dev
-
建立開發人員視圖範本,以確保所有配置規格都是從一共同的基礎衍生而來。如此可對模型提供一致且受管制的存取方式,並減少使用列表和專用分支。
開發人員會執行兩個主要功能:瀏覽及開發。每一個都需要不同的配置規格。
如果需要範本規則的相關資訊,請參閱團隊開發指引,Rational Rose
RealTime 中的起始設定資訊。
工具步驟
如果要從 Rose RealTime 使用 ClearCase,請遵循下列步驟:
-
控制適當的模型元素作為單元
-
建立本端工作區
-
儲存模型至工作區
-
配置工作區來源控制選項
-
新增模型至來源控制
-
使預設工作區可供所有專案成員使用
-
使用視圖範本
-
ClearCase 實體
-
自動化建置
-
開發人員流程
-
整合流程
決定專案與團隊環境在開發的現行階段所需的精細度。請與專案的架構師合作進行這項作業。
您需要建立本端工作區來儲存 ClearCase 中的模型。每一個存取 VOB 中 Rose RealTime 檔案的開發人員,都應該使用自己專用的視圖。
模型必須先儲存到本端工作區,才能放在來源控制之下。請將模型儲存到與來源控制儲存庫相關聯的目錄中。
如果要啟用來源控制,請填寫團隊開發指引,Rational Rose RealTime 中的來源控制基本概念中所述的適當設定。
將所有適用的單元新增來源控制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使用提出所有變更至來源控制工具。請參閱團隊開發指引,Rational Rose RealTime 中的來源控制管理資訊,以取得詳細資訊。
工作區 (.rtwks)
檔含有對參與專案的所有使用者共通的資訊。工作區中的設定在最初設定之後,就很少會變更。專案的所有開發人員都應該使用相同的工作區檔案副本。基於這個原因,您可能要將這個檔案放在來源控制之下,使得所有專案使用者都可使用固定的版本。Rational
Rose RealTime 未針對移入或移出這個檔案提供明確的支援。
在來源控制管理程式新增模型至來源控制之後,就應該使用來源控制工具來手動新增工作區。接著其他使用者在起始更新其本端工作區的過程中,應該擷取該工作區。如此可以確保所有團隊成員都使用相同的專案來源控制設定。
視圖範本係用來確保開發人員都使用共同的基礎產生其視圖的配置規格,並且更容易使用專用分支。視圖範本會指定要從中作業的整合分支、列出可用來作為專用分支基礎且含標籤的核對點,並納入可填入其他配置規格規則的配置規格範本。
請參閱 團隊開發指引,Rational Rose RealTime
中的 Rational ClearCase 並列開發資訊,以取得詳細資訊。
您可以建立視圖、視圖範本和標籤,來協助運用 Rational ClearCase 特性。 請參閱團隊開發指引,Rational Rose RealTime 中的 ClearCase 並列開發資訊,以取得詳細資訊。
為了提供選擇性地選擇要進行建置之檔案版本的功能,建置器會選取建置標籤為 TC_BUILDFILES 的所有版本。如此可以依需求,有彈性地變更要進行建置的實際版本。比方說,如果最新版的檔案含有不要編譯的程式碼,則可以改為建立舊版的標籤。
建置時會進行下列步驟:
-
建立建置檔的標籤。
-
執行建置。
-
如果建置順利完成,請執行下列動作:
-
-
建立新的列表標籤,並套用至建置檔版本。
-
套用 TC_LATEST_STABLE 至建置檔版本。
-
使新的列表可供開發人員使用。
每一個開發活動都會由單一開發人員完成,並針對該活動特定的專用分支加以執行。同樣地,每一個開發人員都需要自己的視圖。該視圖會以建置標籤所識別之整合分支的分岔點為基礎。
您必須選擇唯一的分支名稱,來識別要執行的工作,如:
paulz_timing
您會設定視圖的配置規格規則,從分岔點自動移出及分支檔案至專用分支。同樣地,在開發活動期間建立的新元素,也會立即分支到專用分支。
由於其他開發人員看不到該分支,因此使用者可能要將遞增的變更移入分支中。當開發人員認為變更已完成且可整合時,開發人員會通知整合人員專用分支上的所有變更已可進行整合。
由於開發人員專用分支的基礎不需要有對應於自動建置所使用之版本的標籤,每一個開發人員都能夠以即時衍生物件的形式,來重複使用大部分的建置結果。如此可以大幅降低每一個開發人員在進行變更時,所需的建置數量。
每一個開發活動最後都必須合併到整合分支中。ClearCase 有一些工具可用來執行這類合併作業。cleartool findmerge 指令可用來將某一分支的所有變更合併到另一個分支中。從整合器視圖中,可使用下列指令語法:
cleartool findmerge dev -all -fversion .../paulz_timing/LATEST -merge
另外,Windows NT 使用者也可使用 ClearCase Merge Manager 來執行相同的合併作業。
這兩個方法都會合併目錄版本,也會使用 Rose RealTime Model Integrator 來合併模型檔中的變更。執行合併之後,整合器應該會將模型載入 Rose RealTime
中,並確認未發生合併錯誤。如果模型已正確載入,則應該使用工具 -> 來源控制 -> 提出所有變更至來源控制功能表項目來移入變更。
如果要整合一系列的開發活動,請執行下列動作:
-
從整合器的視圖中載入模型。
-
依上述說明執行合併。
-
使用工具 -> 來源控制 -> 同步化整個模型。如此會在合併時重新載入已變更的所有檔案。
-
確定合併的差異是有效的。
-
使用工具 -> 來源控制 -> 提出所有變更至來源控制來接受變更,並將其移入來源控制中。
-
對每一個需要整合的活動重複步驟 2 到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