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 管理驗收測試
這項作業說明如何確定開發的產品在開發和目標安裝地點達到驗收準則。
關係
步驟
確定準備就緒可進入正規測試

驗收測試是正規的測試,目的是判斷系統是否達到驗收準則,讓客戶、使用者或授權機構可以決定是否接受系統。

驗收測試通常在開發地點進行,然後在客戶地點利用目標環境再進行一次。

「產品驗收計劃」描述客戶如何評估交付項目,以判斷是否符合預先定義的一套驗收準則。 「產品驗收計劃」描述判斷產品接受性的所需的角色、責任、必要資源、作業、測試案例及驗收準則。

另一項可研判專案是否準備好進入正規測試的實用資料是「配置審核結論」, 這份結論指出開發的軟體是否符合需求及必要的工作成果是否確實存在。

「配置審核結論」中的缺陷可能會導致「驗收測試」延期。「部署經理」應該與客戶(正規測試即為了顧及這些人的利益)一起審查輕微的缺陷,以決定是否進行測試。

「系統管理員」必須確定基礎架構(軟硬體資源)及支援軟體就已準備就緒,可付應即將展開的測試作業。

起始測試

當「部署經理」認為需要測試的所有項目都已準備就緒時,就依據「產品驗收計劃」中已達成共識的測試排程來進行。 所有需要見證和執行測試的參與者都在場時,即可開始測試。

「測試人員」載入所有軟體和測試資料檔,接著以測試模型中的測試案例、測試程序、測試 Script 及預期測試結果的集合來進行測試。 測試結果會連同預期和實際結果之間的任何差異一起記錄下來。

審查結果和解決異常

測試結果應該在每天最後的「測試結果審查會議」中審查。在此會議上,必須審查每一個測試案例的結果,並註明為「可接受」或「無法接受」。 會議備忘錄必須記錄任何重要的討論和決策。

如果認為測試結果「無法接受」,「部署經理」可以針對異常事物提出「變更要求」, 透過「變更控制」機制提交「變更控制委員會」來審查。



內容
多次出現的項目
事件驅動
持續進行中
選用
規劃
可重複的
詳細資訊
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