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成果: 事件
這個工作成果指出時間與空間中發生的事情;以平常的講法來說,指系統必須回應的某種現象。
目的

這個工作成果的用途是擷取事件的特性,例如頻率、優先順序及回應需求。 

關係
輸入至強制:
選用: 外部:
說明
概略輪廓

事件的重要特性如下:

  • 內部和外部 - 事件是內部或外部事件?
  • 優先順序 - 是否需要暫停其他處理,才能處理這個事件?
  • 頻率 - 事件的發生頻率如何?
  • 頻率分佈 - 事件是定期發生,或有尖峰的產生?
  • 回應需求 - 系統回應事件的速度必須多快(可能需要區分一般情況和最糟情況)。
  • 類型 - 這是呼叫事件、時間事件、信號事件或變更事件(相關定義請參閱概念:事件與信號)?
主要說明

事件用來表示和擷取系統知道且必須回應的外界事物的相關資訊。事件也可用來擷取內部事件的相關資訊,例如異常情況。

內容
選用
規劃Yes
調整
表示法選項

在狀態圖和活動圖中,「事件」是指狀態轉移的觸發因素。

不過,這個工作成果也涵蓋一般所謂的「事件」,例如系統必須回應的情況,包括信號、呼叫、狀態變更或時間事件。

另請參閱工作成果:信號

事件性質可以記錄在試算表、資料庫、需求管理資料庫中,或存成「軟體架構文件」中的表格。

甚至可以存成以 <<event>> 為模板的類別,但這只是為了方便擷取事件的管理資訊,請勿與事件發生時所傳輸的資料混淆。 如果呼叫事件會引發資料傳輸,則應該以被呼叫的操作的簽章來表示資料。 如果事件是信號,則可以明確地塑造資料(請參閱工作成果:信號)。



詳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