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輔助: 使用 Rational Software Development Platform 來執行使用案例分析
這個工具輔助說明如何使用 SDP 建模環境來執行使用案例分析。
主要說明

總覽

這個工具輔助假設已根據  RSx 的模型結構準則來建立「設計模型」和「使用案例模型」。 同時也假設已在「使用案例模型」中依據尋找參與者和使用案例來填入參與者和使用案例。

在此工具輔助中,會針對要在現行反覆作業內的每個使用案例,執行下列步驟:

下列是會針對每個重複作業執行的步驟:

其他的工具資訊

建立使用案例實現化

針對要進行分析的每個使用案例:

  1. 瀏覽至要在其中建立使用案例實現化的套件。請參閱 RSx 的模型結構準則
  2. 新增「UML 協同作業」至套件,以代表使用案例實現化。將其命名為和要實現的使用案例相同的名稱。 也可以選擇性地為其指派 UML 關鍵字 "Use Case Realization"。
  3. 在有建立使用案例實現的套件中,建立一個開放式圖型。將使用案例實現拖曳至該圖型上。 再將使用案例本身(從使用案例模型)拖曳至該圖型。繪製一個自使用案例實現至使用案例的實現關係。 這時就會建立可追蹤語意。現在您可以捨棄開放式圖型。 從現在開始,您就可以利用「主題圖」和「可追蹤性分析」特性,來檢查您模型內的衍生和修正關係。

補充使用案例說明

如果使用案例說明需要補充其他內部行為說明,只要加入按照詳述使用案例的步驟所建立的現有使用案例說明即可。 如果系統的內部行為與其外部行為鮮少相同之處,則可能需要另外提供完整的說明。 在此情況下,請將另一份使用案例規格文件(關於範本,請參閱構件:使用案例)附加至協同作業, 或如果不需要外部(鏈結)文件,且可以簡單說明,請在協同作業的模型文件中捕捉。請參閱說明書籍圖示將模型元素鏈結至外部檔

從使用案例行為尋找分析類別

  1. 瀏覽至將會包含分析類別的套件。請參閱 RSx 的模型結構準則
  2. 建立一或多個類別圖,來擷取分析類別。請參閱說明書籍圖示新增類別圖至模型元素
  3. 新增分析類別。請參閱說明書籍圖示新增類別圖至模型元素
  4. 請依適用情況,指派分析類別模板。請參閱說明書籍圖示套用模板至模型元素
  5. 新增每個類別的簡要說明。請參閱說明書籍圖示記載模型元素
  6. 也可以選擇性地建立文件與每個類別的關聯。請參閱說明書籍圖示將模型元素鏈結至外部檔

如需詳細資訊,請參閱線上說明的說明書籍圖示使用類別圖來塑造靜態結構主題。

分送行為至分析類別

  1. 瀏覽至在其中建立分析層次使用案例實現(UML 協同作業)的套件。
  2. 針對使用案例的每一個指名子流程(實務),選取使用案例實現(例如,協同作業), 並在其中加入「序列圖」。此動作也會將 UML 互動加入「協同作業」中。 請將「互動」和「序列圖」命名為符合在使用案例模型中,為使用案例流程指定的名稱。 請參閱說明書籍圖示建立 UML 序列圖
  3. 在「互動」的模型文件中,輸入序列圖指出的實務之簡要說明。將此說明複製並貼到序列圖本身的模型文件中。 請參閱說明書籍圖示記載模型元素
  4. 將參與者(從使用案例模型)和分析類別拖放至圖型,以建立互動作業的物件。或在必要時,建立新的分析類別,作為互動作業的參與者。請參閱說明書籍圖示序列圖
  5. 加入物件之間的訊息。就語意來說,這些訊息就是作業的實例規格, 因此您要將它們對映至現有的作業,或視需要建立新的作業。 請參閱說明書籍圖示序列圖
  6. 在各訊息的模型文件欄位中,說明該訊息(互動作業的元素)。請參閱說明書籍圖示記載模型元素
  7. 如果要說明物件在接收訊息時所表現的行為,請指派作業給訊息(如果作業不存在, 則依照以下的說明職責的說明, 在類別中新增一項作業,再將作業指派給訊息)。在各作業的模型文件欄位中, 說明該作業(「分析類別」的元素)。
  8. 定義任何新建立的作業之簽章。

如需詳細資訊,請參閱下列線上說明主題:

  • 說明書籍圖示使用類別圖建立靜態結構模型
  • 說明書籍圖示序列圖

說明職責

  1. 透過加入作業,來說明類別的職責。請參閱說明書籍圖示管理分類器中的屬性與作業
  2. 新增每項作業的說明。請參閱說明書籍圖示記載模型元素

說明屬性與關聯

請依照下列步驟,來說明屬性和關聯。

定義屬性

每個屬性的模型文件欄位都應該說明該屬性包含的資訊。如果為屬性取一個明確的敘述性名稱, 就可以充分提供資訊的本質時,則可以省略此步驟。指定每個屬性的對應關係。

請參閱線上說明的說明書籍圖示在圖型中新增分類器的屬性主題。

建立分析類別之間的關聯

  1. 瀏覽至每個使用案例實現,然後加入類別圖,來顯示使用案例實現中的參與者; 也可以選擇性地將其命名為 Participants。請參閱說明書籍圖示新增類別圖至模型元素
  2. 將參與實現的所有類別移入圖型。請檢查您先前在序列圖中建立的生命線,來探索有哪些類別。
  3. 將類別放在圖型中,以顯示它們之間的任何現有關聯 - 請參閱說明書籍圖示關係
  4. 請依適用情況加入類別之間的關聯關係。檢查使用案例實現的序列圖,可以顯示哪些類別會彼此互動, 並且哪些類型會當作訊息參數傳送。這項資訊將會指出應該有哪些關聯存在, 並且在某些情況下,也會指出應該在 Participants 圖中加入其他(新建或現有的)哪些類別。
  5. 在每一個關聯端點上指定對應關係。請參閱說明書籍圖示設定多重性內容
  6. 在每一個關聯端點上指定可導覽性。如果對應關係大於 1,並且您打算要使用一種 特殊類型的儲存器類別來存放來源類別實例集合,則請在屬性的模型文件欄位, 或 Participants 圖的附註中記下這一點。請參閱說明書籍圖示導引的關聯關係

說明分析類別之間的事件相依關係

提供名稱,或建立關聯的模版,以指出事件相依關係。請參閱說明書籍圖示關係說明書籍圖示套用模板至模型元素

將使用案例實現維持一致

檢查分析類別及其關聯。確定及解析不一致的部分,並移除任何重複之處。

定義分析機制

類別使用的分析機制及相關聯的性質,並不需要正式地記錄。 在圖型中加上附註,或延伸類別的說明(請參閱說明書籍圖示記載模型元素說明書籍圖示新增附註至形狀)就足以傳達此資訊。

建立可追蹤性

依照專案準則的指示,加入「分析/設計模型」元素與其他模型之間的可追蹤性相依關係。 例如,您可能希望追蹤分析類別至個別的商業模型、概念性資料模型或使用者介面畫面的模型。 若要執行此動作:

  1. 建立可追蹤性的圖型。
  2. 將要追蹤的元素拖放至圖型中。
  3. 加入可追蹤性相依關係(摘要相依關係選擇性地模版化 <<trace>>)。 請參閱說明書籍圖示抽象關係
  4. 產生可追蹤性報告:「模型報告」視圖中會顯示與實作間具有雙向追蹤關係的模型元素, 包括隱含的關係在內。請參閱說明書籍圖示可追蹤性關係

審查結果

將任何模型發佈為 HTML 格式,可能會很有用。請注意,圖型也可以複製到 Microsoft Word 及其他程式。

如需詳細資訊,請參閱說明書籍圖示發佈模型說明書籍圖示將模型發佈至 Web  指導教學。

其他的工具資訊

指導教學:

  • 說明書籍圖示建模觀點簡介 

範例:

  • 說明書籍圖示UML 模型 - 簡單 UML 模型 

詳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