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系統將取代現有的系統,就必須處理相容性、轉換和移轉問題。明確地說,便是:
-
現有系統的資料必須進入新系統(可能要轉換格式)。
-
新系統必須支援現有的使用者介面(畫面格式、指令等)。
-
必須維護所有現有的應用程式設計介面 (API)。
-
從現有系統移轉到新系統造成使用者服務混亂的時間,不能超出預定的時間量(這會隨企業而不同)。
-
在移轉期間,新系統必須能夠與舊系統平行運作。
-
在作業的前兩星期內,必要的話,必須能夠返回舊系統。
-
舊的保存資料可能需要在新系統中處理過。如果它受密碼保護,當移轉時,加密金鑰就需要特殊考量。
選擇來處理這些問題的策略,需要系統架構和設計的適當支援
將系統轉換到正式作業環境需要規劃和準備。必須考量的技術因素包括:
-
系統的使用者可能需要受訓。
-
正式作業支援環境必須準備好,正式作業支援人員必須受訓,且必須完成支援系統的準備。
-
必須建立正式作業支援程序,其中包括備份、回復和問題解析。
影響部署時程表的商業因素包括:
有些系統的部署會因為定時或可用性問題,而必須以漸進方式,分段進行。如果系統無法一次部署完成,就必須決定元件的安裝順序及要安裝元件的節點。一般部署排程型樣包括:
-
地理 - 依區域
-
功能 - 依應用程式
-
組織 - 依部門或工作功能
當應用程式部署超過某段時間之後,必須解決的問題包括:
-
軟體必須能夠在局部配置中執行
-
不同版本的軟體必須能夠共存
-
當偵測到新系統有問題時,必須能夠回復到舊版的系統
實現這些功能需要在架構上,集中焦點下工夫,它們應該寫在工作成果:軟體架構文件中。
對於每個使用者種類(包括管理、操作員和使用者),請識別下列項目:
-
他們目前使用哪些類型的資訊技術系統。如果這個系統是組織內外的任何使用者最初使用的資訊技術,請將這一點標示為特殊需求,值得特別注意。
-
這個系統將為他們帶來什麼新功能。
-
明白地說,他們需要什麼訓練。
-
有哪些國家語言支援 (NLS) 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