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階段
RUP 的第三階段,主要目的是根據基準架構來完成系統的開發。
關係
主要說明

摘要

建構階段的目標是澄清其餘需求,並根據基準架構來完成系統的開發。建構階段就像製造流程一樣,重點在於管理資源和控制操作,讓成本、排程及品質達到最佳的狀況。以此而言,從初始和詳述階段的開發智慧財產權,一直到進入建構和轉換期間開發可部署的產品,管理心態將有所轉變。

目標 

「建構」階段的主要目標包括:

  • 充分利用資源,避免不必要的報廢和重做,將開發成本降到最低。
  • 儘速且實際地達到滿意的品質
  • 儘速且實際地完成可用的版本(內部、外部及其他測試發行)
  • 完成所有必要功能的分析、設計、開發及測試。
  • 反覆和漸進地開發一個可交付使用者族群的完整產品。這包括描述其餘使用案例和其他需求、充實設計的內涵、完成實作測試軟體。
  • 決定部署應用程式所需的軟體、場所及使用者是否全部就緒。
  • 開發團隊的運作達到一定程度的平行化。即使在小型專案中,通常會存在可獨立開發的元件,自然形成平行化團隊運作(資源允許)。此平行化可明顯加速開發活動;但也會增加資源管理和工作流程同步化的複雜性。為了達成任何有效的平行化,健全的架構不可或缺。

基本活動 

「建構」階段的基本活動包括:

  • 資源管理、控制及流程最佳化
  • 完成元件開發並根據已定義的評估準則進行測試
  • 根據願景驗收準則來評估產品發行

里程碑 

「初步運作能力」里程碑決定產品是否可以部署至外部測試環境。詳細資料請參閱:初步運作能力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