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可追蹤性
「可追蹤性」是指從一個專案元素追蹤至其他相關專案元素的能力,尤其是關於需求的元素。
關係
主要說明

簡介

「可追蹤性」是指從一個專案元素追蹤至其他相關專案元素的能力,尤其是關於需求的元素。涉及可追蹤性的專案元素稱為可追蹤性項目。可追蹤性項目通常包括各種需求類型、分析與設計模型元素、測試工作成果及一般使用者支援文件和訓練教材,如下圖所示。

軟體需求規格 追蹤性項目 測試套組 設計模型 增補規格 使用案例模型 願景 關係人需求 圖解說明詳見隨附的文字。

可追蹤性階層。

每一個可追蹤性項目各有一套獨特的相關屬性(請參閱:需求屬性),適用於追蹤每一個項目有關的狀態、優點、風險等。

可追蹤性的用途

建立可追蹤性的用途如下:

  • 瞭解需求的來源
  • 管理專案的範圍
  • 管理需求變更
  • 評估需求變更對專案的影響
  • 評估需求測試失敗的影響(亦即,測試失敗可能意味著未滿足需求)
  • 驗證實作可達到系統的所有需求。
  • 驗證應用程式的運作情形符合預期。

對於「商業規則」和關係人需求等輸入需求,可追蹤性幫助您瞭解和管理如何將這些需求轉換成一組重要的關係人/使用者需求及系統特性,就像在願景文件中記錄的一樣。接著,使用案例模型概述這些特性如何轉換成系統的功能。系統和外界的互動細節由使用案例來擷取,而其他重要的需求(例如非功能面需求)及設計限制,則在增補規格中描述。可追蹤性也可讓您瞭解這些詳細規格如何轉換成設計、如何測試,以及如何做成文件提供給使用者。在大型系統中,使用案例增補規格可能合併在一起,對特定的「特性」或其他子系統群組定義軟體需求規格 (SRS)

有效管理需求變更的一項主要概念是「可疑的」追蹤性鏈結。當追蹤性鏈結任一端的需求(或其他追蹤性項目)變更時,該需求相關的所有鏈結都會標示為「可疑的」。這表示負責的角色應該要審查變更,並決定相關的項目是否也需要一併變更。此概念亦有助於分析潛在的變更所產生的衝擊。

可追蹤性可設定來回答以下舉例的問題:

  • 顯示未連結至產品特性的使用者需求。
  • 顯示反覆 #n 中所有使用案例的測試狀態。
  • 依據狀態是未經測試的測試,顯示連結至這些測試的所有增補需求。
  • 依嚴重性排列來顯示所有失敗的測試結果。
  • 顯示預定這次發行的特性、滿足哪些使用者需求及其狀態。

範例:

在回收機器系統中,「願景」文件指定下列特性:

  • FEAT10:回收機器可以增加新的瓶型。

這項功能會追蹤至使用案例「新增瓶型」:

  • 使用案例「新增瓶型」可讓「操作員」指導「回收機器」來辨識新型的瓶子。

此可追蹤性有助於驗證所有特性都已納入使用案例和增補規格的範圍內。

一般可追蹤性

最重要的追蹤性項目包括:

使用者/關係人需求(來自願景,可能進一步追蹤至個別的關係人需求
產品特性(來自願景)。 
增補需求(來自增補規格)。 
使用案例
使用案例區段(詳細使用案例的區段)。
設計元素(來自設計模型)。
測試套組(或測試案例)。

其他元素,例如「商業規則」和「議題」,也可能適合追蹤。

下圖顯示一般的可追蹤性:

圖解說明詳見隨附的文字。

此圖只顯示需求的可追蹤性。可能還有其他可追蹤性未於本圖中顯示:設計元素往下可追蹤至實作元素,設計和實作有測試案例,諸如此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