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描述子」代表一個具體的「內容元素」(例如「作業」、「角色」、「工作成果」)在「活動」中出現一次。「描述子」在分解結構內為這些「內容元素」提供類似 Proxy
的表示法。除了單純地參照「內容元素」之外,也可以定義「內容元素」本身的關聯集來置換「內容元素」的結構關係。
「描述子」是讓「流程」與「方法內容」得以區隔的主要概念。「描述子」可以描述成一個特定「內容元素」的參考物件,擁有自己的關係和內容。建立的「描述子」與被參照的「內容元素」具有相同的關係。不過,使用者可以針對已建立「描述子」的特定流程情況來修改這些關係。「描述子」概念允許定義新的關係和特定流程的相關內容。「描述子」不是「內容元素」,本身並沒有完整的說明。而是向後參照或追蹤所根據的「內容元素」。
範例
描述子參照的方法內容範例
上圖示範使用 UML 2.0 設定檔表示法來描述 UMA,其中已針對「作業」、執行「角色」及輸入/輸出「工作成果」來建立「描述子」。此範例隱含指出在專案的「初始」階段和「詳述」階段中,將以不同方式執行「設定使用案例優先順序」這項作業
(亦即,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重點、使用不同的輸入等,諸如此類). 尤其,我們可以觀察到下列現象:
-
「初始階段」中的「作業」有另一個輔助「角色」(Customer.Project
Manager),且未提供對於「風險清單」工作成果的關係,此「風險清單」在「方法內容」中已定義為選用性輸入(亦即,在此階段中,將省略「作業」中處理「風險清單」的「步驟」)。
-
在此區別兩種不同的「使用案例模型」工作成果:一種為使用於「初始階段」的 「使用案例模型」,而此模型僅簡短描述使用案例,另一種則是在「詳述階段」中詳加說明的使用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