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轉換階段」的重點是確定軟體可供使用者使用。「轉換階段」可能歷經多次反覆,需要在發行之前測試產品,並根據使用者意見做小幅的調整。生命週期進入此階段時,使用者意見應該小幅調整產品、配置、安裝及使用性問題為重點,專案生命週期內應該早已解決重大的結構性問題。
到了「轉換階段」最後,應該已達成生命週期目標,且專案也應該可以準備結案。有時,目前生命週期的結束點可能與同一產品的另一個生命週期的開始點重疊,以至於展開產品的下一個世代或版本。在其他專案中,「轉換」結束時可能剛好形成一套完整的構件可交付給第三方,由其負責操作、維護及加強交付的系統。
此「轉換階段」可能很簡單,也可能極其複雜,視專案類型而定。現有桌面產品的新版本可能非常簡單,而國家級的飛航管制系統的更換可能極端複雜。
在「轉換階段」中,反覆期間執行的活動視目標而定。例如,在修正錯誤時,通常只要實作和測試就足夠。不過,如果加入新的特性,則反覆就會像在建構階段中一樣,需要分析與設計等。
當基準線的成熟度達到可以部署至一般使用者領域時,就進入「轉換階段」。這通常必須已完成一些有用的系統部分,且達到可接受的品質,也已建立使用者文件,如此,轉換給使用者才能讓所有關係人同蒙其利。
「轉換」階段的主要目標包括:
-
進行外部測試,確認新的系統符合使用者的期望
-
進行外部測試,並與被取代的舊版系統進行同步操作
-
轉換正式運作的資料庫
-
訓練使用者和維護者
-
上市、發行及銷售
-
以部署為主的工程,例如移交、商業包裝與生產,銷售推廣、專案人員訓練
-
調整活動,例如修正錯誤、提高效能和實用性
-
根據產品的完成願景和驗收準則,評估部署基準線
-
達到使用者獨立自主的能力
-
讓關係人一致同意部署基準線已完成
-
讓關係人一致同意部署基準線符合願景的評估準則
「轉換」階段的基本活動包括:
-
執行部署計劃
-
完成一般使用者輔助資料
-
在開發地點測試交付產品
-
建立產品發行
-
取得使用者意見
-
根據意見回饋來仔細調整產品
-
將產品交付給使用者
里程碑
在「產品發行里程碑」上,您必須判斷是否已達到專案目標,以及是否要展開另一個開發週期。如需詳細資訊,請參閱概念:產品發行里程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