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測量品質
本準則說明如何測量流程和產品的品質。
關係
相關元素
主要說明

測量品質

不論是「產品」或「流程」,進行「品質」測量都需要收集和分析資訊,通常以測量基準值和測量值來表達。測量主要是為了控制專案,進而管理專案。也可以根據完成率、品質、需求達成率等,評估我們目前距離預定的目標有多遠。

測量值是為了達成兩種目標,亦即知識與變動(或達成):

知識目標:以評估、預期、監視等動詞來表達。您一定想要充分瞭解整個開發流程。例如,您可能想要評估產品的品質、取得資料來預估測試工作量、監視測試涵蓋率,或追蹤需求變更。

變動或達成目標:這些以增加、減少、改進或達成等動詞來表達。您通常比較關心事物在不同的反覆或專案之間如何改變或改進。

這兩個目標的測量值可用來測量「流程」和「產品」的品質。

所有測量值都需要準則來辨別和判斷達到合格品質的程度或水準。合格品質的水準是可協商且可以改變的,但必須在開發生命週期的早期就確定並取得共識。例如,在初期反覆中,可容忍出現大量應用程式問題,但不包括架構性問題。在後期反覆中,只能接受應用程式中存在美學方面的問題。

合理的驗收準則有許多表達方式,也可能有多種測量基準值。一般的驗收準則包括下列測量基準值:

  • 問題計數及/或趨勢,例如已發現的、已修正的或尚未解決的(未修正)問題數目。
  • 測試涵蓋率(如程式碼百分比),或已規劃或實作及已執行(在測試中)的使用案例數。測試涵蓋率通常搭配上述的問題準則一起使用。
  • 效能,例如指定的動作(使用案例、操作或其他事件)必須花費的時間。這項準則常用於效能測試、失效接手與回復測試,或重視時效性的其他測試。
  • 達成率。這項準則指出每一個工作成果、活動、作業或步驟在一項已同意的標準或準則中必須達到的程度。
  • 接受度或滿意度。這項準則通常用於主觀的測量,例如實用性或美感。

如需相關資訊,請參閱概念:測量值

測量產品品質

以一種清楚、簡潔及可試驗的方式來表達需求,只算是達到產品品質的部份要求而已。 還必須設定測量基準值和準則,以訂定理想的品質水準及判斷是否已經達到。測量基準值代表用來取得資料以評估品質的方法,準則代表產品達成合格(或不合格)品質的程度或得分。

可透過一或多種測量技術來測量可執行之工作成果上的產品品質,例如:

  • 審查/演練
  • 檢驗
  • 執行

根據品質衡量目標的本質,可能採用不同的測量值。例如,在審查、演練及檢驗時,主要目標著重於功能面和可靠性品質方面。瑕庛、涵蓋率及達成率是這些技術主要使用的測量值。不過,執行面可能注重功能、可靠性或效能。因此,問題、涵蓋率及效能是主要使用的測量值。其他測量基準值和測量值視需求的本質而定。

如需相關資訊,請參閱技術:測試的主要基準值

如需相關資訊,請參閱工作成果準則:測量值

如需相關資訊,請參閱技術:產品品質

測量流程品質

「流程品質」的測量結果是經由收集「知識」和「達成」這兩種測量基準值來取得。

  1. 達到一道驗收流程的標準、準則及實作的程度。
  2. 相對於規劃實作進度的現行流程實作的狀態/現況。
  3. 已建立之工作成果的品質(使用上述的產品品質測量基準值)。

可以透過一或多種測量技術來測量流程品質,例如:

  • 進度 - 例如已示範的使用案例或完成的里程碑
  • 差異 - 排程、預算、人員配置需求等方面在實際與規劃上的差距。
  • 產品品質的測量基準值與測量值(請參閱上述「測量產品品質」一節的說明)

如需相關資訊,請參閱工作成果準則:測量值

如需相關資訊,請參閱專案管理簡介

如需相關資訊,請參閱概念:流程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