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测试计划中的质量
本指南有助于确定测试计划的质量的可接受级别。
关系
相关元素
主要描述

足够好的动态视图

让我们更仔细地看一看将质量视为动态权衡因素的“足够好质量”(Good Enough Quality,GEQ)观点。 概念是这样的:任何产品的质量都介于很糟糕和很理想之间。 劣质产品的成本比优质产品的成本低得多(空白磁盘有多贵?),并且价值也低得多。如果产品的价值足够高,而成本又不是很大,那么它就足够好了。至于好到何等程度,这在整个项目中都是因业务状况和其他因素而异的。这种情况下的“成本”可以指实际的金钱或金钱的替代品,如时间、材料或人力。 “价值”指相关人等眼中的价值。一个人认为有足够价值的东西在另一个人看来可能毫无价值,所以质量的分析总是要先确定一些人来决定好产品的标准。

一般来讲,“权衡 GEQ”是一个很古老的想法。它属于基础经济学和工程学的一部分,因此是嵌入到涉及工程学的任何业务的 DNA 中的。权衡想法的新颖之处在于,大家都承认,从实际的角度讲,我们对发行有问题的产品没有选择。不管我们是否知道,产品都会有问题。但是,如果我们努力,我们可以选择所带问题的种类。要让产品带有“正确”的故障,而不是“错误”的故障。1996 年,James Bach 根据他在 Borland International 和 Apple Computer 的经验创建了关于“足够好权衡”的试探性模型。Bach 开发了这个模型来提供一套论点,以成功地论证产品不够好。最初,该模型用来说服管理层,允许产品在发行之前进行逐步改进。但是,事实证明该模型对促进流程的改进也很有用,而且它还在法院案例中用来攻击或维护软件的质量。

让我们回头看看经理或 CEO 在截止期限的压力下会如何争辩。“做到完美当然很好,但是我们必须讲求实际。我们是在做生意。高质量固然好,但不是为了高质量不惜任何代价。您也知道,所有的软件都有错误。” 权衡 GEQ 提倡者会同意,实用性对于业务是至关重要的;他们还会同意,不管何时装运,产品都会有问题。 但他还将继续争执(如果情况允许)说,管理人员还是不应该认为,产品已经达到发行的程度了。GEQ 争论是以所面临的特定风险或缺少的特定利益为基础的。它还可能基于一种顾虑,即担心没有足够的信息可用来作出可靠的决策。GEQ 关注的是包括经济因素及质量因素在内的、可满足(虽然不一定是可计量的)的问题。

质量有可能已经足够好了。质量有可能够好。按照动态的观点,足够好是指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1. 它有足够的收益。
  2. 它没有重大问题。
  3. 收益的价值足以超过问题带来的损失。
  4. 在当前情形下,并考虑所有因素,进一步的改进是得不偿失的。

每一点都很关键。如果其中任一条件没有满足,那么产品虽然可能很好,但还是不够好。前两个似乎相当明了,但要注意,它们并不是针锋相对的。毫无问题并不能保证好处无限,而好处无限也不能保证没有问题。好处和问题确实能互相抵消,但是从两个角度来考虑产品是很重要的。

第三个条件提醒我们,收益的价值不仅要超过问题带来的损失,还必须达到足够的程度。例如,在医疗设备方面,我们可能要求有很大的安全余地。这个条件还提醒我们,即使没有任何单个重大问题,各个非重大问题加起来就可能超过产品的收益。

第四个条件提出了后勤学和副作用的重要性。如果实现高质量的成本过高,或者如果实现高质量会带来其他不可接收的问题,那么我们就必须接受较低质量为足够好,或者接受足够好的产品不可能实现这一事实。

这些条件形成了产品是否足够好的基础,但是我们可以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