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制定需求管理计划
此任务描述了如何制订一个计划,用于记录需求、需求的属性以及关于产品需求的可跟踪性和管理的指南。
规程:需求
用途

此任务的目的是制订需求管理计划,该计划指定信息和控制机制,将收集这些信息和机制以用于评估、报告和控制对产品需求作出的变更。 

关系
角色主执行者: 其他执行者:
输入必需:
    可选:
      输出
        流程使用情况
        主要描述
        开始描述项目需求前,必须先确定如何记录和组织这些需求,以及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管理需求时如何使用需求属性

        为项目需求选择适当的属性和可跟踪性可帮助您: 

        • 评估需求的变更对项目的影响
        • 评估需求测试的失败所带来的影响
        • 管理项目的范围
        • 验证系统的所有需求是否都由实施得到满足。
        • 验证是否应用程序仅进行预定的操作。
        • 管理变更。

        在“需求管理计划”中记录所有关于需求文档、可跟踪性项(请参阅可跟踪性需求类型)、需求属性的指南和策略的决策。

        步骤
        建立可跟踪性

        必须先识别要在其间建立可跟踪性链接的可跟踪性项。最重要的可跟踪性项以及它们之间的典型可跟踪性在概念:可跟踪性中描述。

        结果记录在一组需求可跟踪性矩阵中,这些矩阵是需求属性工作产品的一部分。

        选择需求属性

        需求属性用于跟踪与可跟踪性项相关联的信息,一般用于状态和报告目的。为了允许对需求划分优先级以进行范围管理和针对迭代分配需求,要跟踪的基本属性是风险、收益、工时、稳定性体系结构影响

        映射到工具

        可跟踪性和属性是可以应用于任何工作产品或工作产品元素的一般概念。但是,一个典型的项目会有调度和预算工具、设计工具、需求管理工具以及配置管理工具。这些工具通常提供和/或施加某些属性和可跟踪性。

        例如,调度工具一般提供人员和任务间的链接,并管理诸如完成百分比这样的属性。从任务到需求的链接可以是隐式的(通过命名约定),也可以进行显式管理。

        设计工具使用统一建模语言(UML)提供设计元素之间的链接,并管理诸如“描述”、“持续性”等等之类的属性。

        关于工具间的链接信息的指导信息,请参阅相关的工具向导。

        撰写计划

        需求管理计划描述一个有效计划所必需的输入。 提供的信息意在用作指南。 每一部分的使用意图都应该在给定的项目/产品环境中进行说明。 详细的指南由以下指南提供:指南:需求管理计划



        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