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测试用例
该工件定义一组确定用来对目标测试项的某些特定方面作出评估的测试输入、执行条件和预期结果。
域:测试
工作产品类型:规范
用途
  • 列举足够数量的特定测试,以确保评估的完整性
  • 确定和推测出需要的测试脚本和驱动程序(包括手动和自动的)
  • 通过描述关键的观察点和控制点以及任何前置条件和后置条件,概述测试脚本和驱动程序的实施情况
关系
描述
主要描述

测试用例指定和传达特定条件,需要对这些条件进行验证,以便能够对目标测试项某些特定方面作出评估。测试用例与测试构想不同,不同之处在于测试用例是形式更为完整的测试规范。测试用例可以由许多事物激发,但通常将包含与项目相关的一部分需求(例如用例和性能特征)和风险。一般说来,测试用例规范在以下情况下最有用,即测试实施本身过于复杂,如果没有测试用例提供的更抽象的说明作为支持,则会难以理解。

简述
  1. 测试用例描述
    测试目的或目标、范围以及测试的所有前置条件的描述。
  2. 执行条件
    将在测试期间试验的条件的描述。
    1. 前置条件
      对于每个执行条件,描述在测试能开始之前,系统应处于的必需的状态。
    2. 测试输入
      对于每个执行条件,枚举一列要在测试期间应用的特定激励。这通常称为测试的“输入”,并包含在执行此测试用例时交互的对象或字段,以及输入的特定数据值。
    3. 观察点
      在测试执行期间,枚举将进行哪些特定观察。
    4. 控制点
      在测试执行期间,标识任何控制流可能变化或不同的点。
    5. 预期结果
      生成的状态,或可观察的条件,这些条件预期作为已执行测试的结果。请注意这可能既包括肯定响应,也包括否定响应(例如错误条件和故障)。
    6. 后置条件
      对于每个执行条件,描述系统应返回到的必需的状态,才能允许执行后续测试。

图示
定制
说明选项

在某些领域和测试文化中,测试用例被认为是可选的工作产品,而在其他领域和测试文化中,它们是非常正式的,且是强制的。这样,测试用例的内容和格式可能均需要修改,才能满足每个特定组织或项目的需要。

记录它们时(正式和非正式),遵循两种主要风格:

  • 第一种是标准的文本文档结构,它使用的格式与先前在简要概述中概述的格式类似。通常,在单个文档中指定多个测试用例实例或变体,按测试的一般目的或目标分组。
  • 第二种风格使用某种格式的表或数据库。每行指定一个测试用例实例,而列则是为便于按不同的标准进行排序和过滤。

对于进度和有效性等方面,还应考虑正在进行的测试用例的度量。考虑基于需求的测试覆盖范围,其中每个测试用例回溯到至少一个测试构想和至少一个 系统需求,该系统需求代表“产品”需求的一个子集(请参阅技术:关键测试度量)。

正如所提及的,通常在单个文档中指定多个测试用例实例,这些实例通常按测试的一般目的或目标进行分组。这可以作为在一个文档中描述的多个执行条件实现,每个唯一测试用例实例一个条件。

(可选)测试用例可以部分或完全包含在测试构想列表测试脚本中。 



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