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业务用例都将分配给业务建模团队的一部分成员,他们将对业务用例进行详细描述。
作为业务设计人员,这部分团队成员将完成对业务用例的定义并针对该业务用例召开复审会议。业务建模团队的其他成员将被邀请参加此复审会议并充当业务模型复审人员。业务设计人员还可邀请项目干系人(例如最终用户)的代表。
此活动的目的是:
-
详细定义业务用例。
-
描述业务用例如何支持业务目标。
-
验证业务用例是否正确反映了业务的执行方式。
可能有必要重构业务用例模型来提高可理解性或可读性,但不应过早尝试重构。这是因为最好是等到您对业务用例有了足够的了解,从而在重构期间不会引入不必要的复杂内容时,再进行重构。通常,应在完成此活动之后再执行任何必要的重构操作。
根据业务用例的定义级别,可能有必要对它们进行优化(任务:优化业务用例),以使经优化的业务用例具有的范围可做到有效且可行地对流程作详细指定(并在以后构造该流程的实现)。
可确定公共的子流程以及各业务用例之间的关系。业务用例还可分组为若干个包。仅在想要使模型更容易理解或管理时才进行重构。
一旦业务用例变得稍微稳定之后,就必须对具有最高优先级的业务用例进行详细描述。这就需要进一步描述业务用例的每个步骤,并填写它的剩余属性(前置条件、后置条件和特殊需求)。在详细描述具有最高优先级的业务用例时,可能会发现控制它们行为的某些数量和质量需求(例如,必需的周转时间或流程灵活性)。如果这些需求仅适用于业务用例,则应将它们记录到业务用例的特殊需求属性中。
否则,应将它们记录到补充业务规范中。
必须复审业务用例模型以确保它对于所有项目干系人而言仍然是简洁并且可以理解的。还必须复审以下内容以确保需求是明确且现实的:补充业务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