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L 说明:模型,构造型为 <<business use-case model>>
业务用例模型可能有以下属性:
-
简介:文本描述,作为模型的简要简介。
-
调查描述:文本描述,包含业务用例模型的其余部分未反映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用户使用业务用例的典型顺序和业务用例模型未实现的功能。
-
业务用例包:模型中的包,表示层次结构。
-
业务目标:模型中的业务目标,为包所有。
-
业务用例:模型中的业务用例,为包所有。
-
业务参与者:模型中的业务参与者,为包所有。
-
关系:模型中的关系,为包所有。
-
图:模型中的图,为包所有。
如果业务建模工作是为了重建目标组织,则应考虑维护业务用例模型的两个变体:一个显示当前组织的业务参与者和业务用例(有时称为“按现状”);另一个显示具有新业务参与者和业务用例的目标组织(“待实现”)。
如果您在考虑对目标组织的工作方式进行重大的设计变更(业务重建),则需要进行这种划分,否则在进行重新设计时将根本不了解真正建议变更的实际内容,您将无法估计那些变更的影响或成本。
这就好像一个建筑师在没有现有蓝图可以着手工作的情况下,被要求就将市政厅改为三座公寓拟定计划一样。
维护两个业务用例模型的成本是不可忽略的,您应仔细考虑对当前的模型投入多大工作量。通常,只需确定和简要描述业务用例和业务参与者。也可以简短概括出您确定对工作很关键的业务用例,或许可以用简单的活动图来进行说明。
选择详细程度时应以实现对目标组织的共同理解为目标。
在以下情况下,不需要这样划分:
-
没有“新的”组织(目标是记录现有组织)
-
没有现有组织(业务创建)
另请参阅指南:目标组织评估。
请注意:当对现有组织进行建模以创建“按现状”模型时,您只需创建业务用例、业务参与者和关键业务事件的简要描述,并将这些内容与现有业务目标关联,因为您可以更直接地获取实现这些业务用例的实际当前业务流程。当前业务用例充当锚点以说明当前业务流程的目的。当目的是创建业务时,对于还不存在的业务,新的业务用例是业务目标实现的规范。因此,它们需要更多的详细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