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
目的
|
|
角色: 复审协调员 | |
频率:根据要求,由可交付工件的完成和项目调度里程碑决定。 | |
步骤 | |
输入工件: | 生成的工件: |
工具向导: |
工作流程明细: |
目的: | 确保要求的复审活动被恰当地规划和组织。 |
当已经商定当前项目工作规划并确定有复审的需要时,扮演复审协调员角色的人开展本活动。
“输入工件”一节中提到的工件确定复审框架,提供关于以下内容的指导和说明:复审的整体范围应该是什么、复审应该何时进行、形式化程度怎样等等。更详细的指导可以在“评估规划”、“质量保证规划”、“开发案例”和“特定于项目的指南”中找到。
规划复审活动有各种方法:这些方法因团队大小、团队文化、项目流程要求的形式和当前活动在项目生命周期中的位置等因素而异。用到的一些一般性技巧包括:
为了将效率提到最高,并将打断团队工作的次数降到最低,在规划复审时要考虑让要求的复审者复审尽可能多的工件,从而将召集他们的次数降到最少。显然,每次复审都需要保持一个实际的工作量,这样您就需要相应地平衡这些互相冲突的需要了。
目的: | 确保参与者受到邀请并被告知关于复审的足够信息。 |
向参与者提供足够的关于复审的消息,并告诉他们在准备工作以及参与复审过程本身等方面期望他们做什么工作,这些都很重要。让每个参与者都清楚,他们现在被要求实施怎样的涉众行为,以及您希望从他们那里获得怎样的复审评论和反馈。
商定 RUP 中的每个具体的复审活动以及相应的指南,以确定邀请参与者的标准、建议参与者开展的准备工作以及如果他们同意参加复审就对他们有怎样的期望。一般情况下,您在邀请参与者参加复审会议时应该考虑下列涉众:
能够在以下两者间找到平衡很重要:复审包含期望的参与者而又保持复审可管理和富有效率。应该注意仅包含那些有助于实现复审目标的参与者。一般情况下,召开数次只有少数人参加的集中的复审会议比召开一次有很多人参加的复审会议的效率会好得多。
目的: | 辅助复审,以实现复审者的最大效率并满足既定的质量需求。 |
虽然 RUP 中每个具体的复审活动和相应的指南都提供关于如何开展每次复审的具体指南和建议,但以下指南在开展任何复审时一般都很有用:
目的: | 确保在复审后需要注意的任何操作都根据协定得到分配和执行。 |
在每次复审会议后,会议的结果应该以复审记录的形式进行记录。此外,还可以正式记录变更请求(并最终将其指定给某人负责并提供解决方案)。
复审中最重要、但却出人意外地最经常被忽视的一个方面是对在复审过程中确定的后续任务或操作的解决方案的管理。您通常可以在复审会议期间分配许多确定下来的操作,但是请准备好可能需要重新分配任务,以帮助平衡团队成员的工作量。
请注意,即使您可以在一次会议中复审所有内容,您也很可能在一开始不会获得对您的所有结论的承认。请准备好开展必要的后续复审,来帮助管理大量后续任务的执行。
Rational Unified Proc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