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組 2:建立分析模型

在完成需求收集階段以及擷取使用案例模型中的系統的重要詳細資料之後, 專案會進入分析階段。分析階段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分析模型來進一步說明您要建立模型的系統的結構。

分析模型是系統的高階物件模型,可說明功能需求的邏輯實作。換言之,分析模型是藉由說明系統的基本結構, 來建置在使用案例模型之上。您可以將分析模型視為設計模型的基礎,因為它會說明應用程式的邏輯結構, 但是不提供任何關於實作的資訊。 分析模型會說明物件並處理使用案例模型中所說明的物件, 但是不會提供在 PiggyBank 線上銀行系統實作中所使用的軟體或硬體系統的相關技術資訊。

PiggyBank 分析模型會同時說明使用案例模型所擷取的靜態和動態資訊。分析模型是由一個領域模型(以說明 PiggyBank 系統的靜態結構)以及一組使用案例實現(以便將使用案例的暫時詳細資料建立成序列圖模型)所組成。 領域模型使用造型來建立系統作用組件的模型,這些組件稱為控制器 (controller)、界限 (boundary) 和實體 (entity) 類別。這些類別是包含在圖型中, 而圖型會說明這些類別的結構以及它們與其它元素之間的關係。 造型會說明系統的實際組件,但不會指定其實作方式。分析模型包含許多序列圖, 它們可藉由說明使用案例中的事件流程來實現使用案例。使用案例實現會針對系統組件與特定使用案例的環境定義之間的相互作用方式來建立模型。

附註:在建置 PiggyBank 分析模型之前,您應該先匯入您在先前的模型中所建立的 PiggyBank 使用案例模型,以確定您是使用完整且正確的使用案例模型來啟動分析模型。如果您匯入 PiggyBank 使用案例模型,它會改寫任何使用同名的舊模型。

如果要匯入使用案例模型,請按一下匯入使用案例模型

「匯入」圖示   匯入使用案例模型

這個模組說明如何建立 PiggyBank 線上銀行系統的分析模型。

特別是這個模組將告訴您如何執行下列動作:


練習

您必須依照下列次序來完成這個模組中的練習:

所需時間

這個模組需要大約 1 小時又 30 分鐘來完成。

使用條款 | 意見
(C) Copyright IBM Corporation 2004,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