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更要求

變更要求是利害關係人在軟體開發程序中的一項提議,用以變更產品或產品處理程序中的某個項目。一般變更要求包括問題報告,以及對於產品加強功能或新功能的要求。

如果要起始要求,利害關係人要填妥表單並將它提交為一筆記錄。接著,此變更要求將經歷一連串狀態和動作。變更要求的狀態就是指它的現行狀態。一般狀態包括已提交、已指派、已複製或已關閉。動作是移動變更要求的一種活動。一般動作包括指派、拒絕、驗證、解決及關閉。

本圖顯示問題報告在變更要求過程中可能的移動情形。由一般使用者提交變更要求。開發經理會將要求指派給開發人員,要求會維持已開啟狀態,直到開發人員對它做出決策為止。如果開發人員選擇修正問題報告,它會變成已解決狀態。此時,品質工程師會查看它,並驗證它是否真的修正及可以運作。然後,品質工程師會將其狀態從已解決變更已關閉。

流程圖顯示問題報告在變更管理過程中移動的階段和狀態。當問題報告輸入時,會處於「已提交,等待中」狀態,直到「已指派」為止。狀態類型會變更為「備妥」,直到「受託人」開啟此問題報告為止。接著,問題報告會處於「開啟,作用中」狀態,直到解決為止。從「已解決」狀態,問題報告必須經過驗證,狀態類型才會變更為「已完成」。已完成的問題報告可以更新為「已關閉」狀態。

變更要求的相關資訊會記錄並儲存為使用者資料庫中的一筆記錄。使用者資料庫包含不同類型的記錄,用於不同專案及用途。每一種記錄類型都具有專屬的欄位和資料需求。例如,專案有一種記錄類型用於問題報告,有另一種類型用於新功能要求。如果在開發環境內使用具有類似輸入的許多筆記錄,先為每一個記錄類型建立一個記錄範本,通常比較方便。使用此範本來建立新記錄時,會根據記錄類型自動填寫一般欄位。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