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礙問題
此報告顯示延遲其他工作項目的問題數。 「阻礙問題」定義為高優先順序問題,它是目前已開啟(未關閉)且具有關聯「需求」的問題。 假設只有先解決此問題,才能繼續處理需求。 此線條應向下傾斜。向上傾斜則表示延遲處理的需求數遞增。
建置性能
此報告顯示產品建置的相關統計資料,如嘗試的建置數、成功的建置數以及失敗的建置數。 通常,失敗數較高或數目遞增(特別是在專案週期的後期階段)可能表示發生需要探索的問題。
問題經歷時間
此報告顯示關於問題的兩項統計資料。問題處於每種狀態的時間量是一項重要指標。 驗證平均時間是否為可接受的,並確保沒有過多的最長時間。 所有狀態的平均時間不一定都相同,因為若處理程序運作順利,問題應該會從「已提交」狀態迅速移至「已指派」狀態。 「轉向時間」圖表會依嚴重性顯示解決問題所耗費的時間長度。 嚴重性較高的問題應該比嚴重性較低的問題更快解決。 平均時間應該是可接受的,且沒有任何不合理的上限值。
問題狀態及分佈
此報告會以數種方式顯示問題數,這對於嘗試瞭解專案狀態是很有幫助的。 若大部分問題未處於「已解決」或「已關閉」狀態,則「狀態」圖表會指出處理程序存在問題。 若專案運作順利,則「嚴重性」圖表應該會顯示較少的「重要」或「主要」問題。 「優先順序」圖表與「嚴重性」圖表類似,在此圖表中,若報告為「立即」或「高度警示」的問題過多,則可能表示發生問題。 「嚴重性」圖表與「優先順序」圖表只會顯示處於「已指派」、「已開啟」、「已提交」或「已延遲」狀態的問題。
疊代速率
此報告顯示每個疊代完成的作業數。它可用來瞭解每一個疊代週期中完成的工作量。 一般情況下,此線條應該是相當穩定的。明顯升高或降低,表示專案有外部壓力,應瞭解此壓力狀況。 但此圖表假設所有作業均包含相同的工作量。 以明顯較多或較少的工作量定義作業,會影響在固定時間內完成的作業數。
專案進度
此報告顯示指派給疊代但並未關閉的作業數,因此,這些作業會被假設為未完成。 通常,每一個疊代的線條均應該接近零。若非如此,則可能在部分疊代中計劃了過多的工作,或工作經常被低估。
專案效能
此報告顯示各種預算及實際成本度量。圖表通常會隨著專案的進展,顯示偏離預算(基準線)的實際或估計值。 「完成時估計」是使用迄今為止執行工作的實際成本 (ACWP) 及剩餘專案工作的預算成本計算出來的。 若在專案期間預算基準線 (BWCS) 沒有變更,則「完成時預算」應該是水平的。 「完成時差異」是專案中每一個點的「完成時預算與估計」成本之間的估計差異。 負數表示專案超過預算。 CPI 的計算方式為「執行工作的預算成本 (BCWP)」除以「實際成本 (ACWP)」。 若專案始終符合其預算,則此線條應該是完全水平且接近 1。 SPI 是 BCWP 除以 BCWS,所以當「執行工作的預算成本」從基準線起接近專案的「固定預算排程成本 (BCWS)」時,此線條應該會接近 1。 「成本變異」是迄今為止「執行工作的預算成本」與其「實際成本」之間的差異。 負數表示專案超過預算。
上市成熟度(問題)
通常,決定專案是否品質足夠優良可以上市的關鍵因素是開啟的問題數。 因此,必須知道目前存在多少已開啟的問題,並依「嚴重性」分類。 若有「重要」或「主要」問題,則專案可能尚未備妥,而大量的「次要」問題可能不會作為延遲上市的證據。
要求趨勢
此圖表中的資料與「滑動路徑」類似。它顯示在時間間隔內抵達及關閉的加強功能與問題數。 在專案早期,「抵達」線條可能會超過「關閉」線條。 但在專案後期,此情況則表示發生問題。
執行率
此報告顯示排程及完成工作(活動)的比率。 這兩條線應緊密靠近,因為您在疊代中排程的工作不應該超過可完成的工作。
每個專案的作業
此報告列出與專案關聯的所有作業。這些作業會依所屬的要求分組。
每個狀態類型擁有者的作業
這是依每個疊代的「狀態」、「類型」及「擁有者」進行的作業細分。 在之前的疊代中,大部分作業應該處於「已完成」狀態。若仍然存在過多未完成的作業,則可能表示速率假設無效。 若問題類型的作業數較多,也可以解釋成低於預期的速率,因為它們佔用了加強功能的時間。 類似地,考慮到技能層次及其他委任工作,所有擁有者的作業數應相對平均。
工作量
交叉表格顯示在每一個疊代中指派給每個人的活動數。 這些數字應完全一致,因此,請尋找部分活動所需工作量或某個人除了專案外可能委任的異常高或低的工作量無法解釋的顯著增加或減少的值。